文字的力量

文字是很有力量的。这自然是一句废话,无需赘言:古往今来无数迁客骚人留下的名篇名句在今时今日仍然能够感动人心、催人奋进,不证自明。

说这个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能力不足引发的。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了“本领恐慌”的概念。他在延安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说实话,从学写作文开始,我的思维就一直倾向于从“正确的”“高分的”框架中跳脱出来,写一些似是而非、文不对题的东西。学生时代,这不那么紧要,可能只是影响一次两次考试的成绩;但到了工作岗位上,尤其是在本职工作就是写材料的岗位上,再离题万里、不知所云,自己倒是没什么,辛苦的是帮着重写一遍的科长。每每想到这里,总生发出“本领恐慌”——的字面含义:没本领,所以提前恐慌。

最近闲来无事,又上16Personalities测了一遍自己的性格,不知怎的走向了ENTP-A,跟以前比好像变化还不小(说实话,本来也没有测准过)。给出的性格样例,说是像Debater,指出是外向的、富有想象力的、理性的、客观的、自信的。准不准呢,很难说,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的性格,每个人(“我”)都是“当局者”,“我”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旁观者”(所以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但是如果按照辩论家来定义的话,倒也是很符合的,毕竟我的特长就是在跟人聊天的时候故意挑一个很小的必然正确的偏门论点并加以表达,给人一种利于不败之地的错觉。

反思一下,这种沟通交流说白了只是逢场作戏、消磨时间,对谈话的双方并不一定有多少帮助;达成的共识,含金量也往往不高。尤其是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为领导准备文字材料,如果还停留在圈地自萌的自我感动当中,那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到新部门工作也快5个月了,加班什么的都是其次,到哪都是加班,但是这几个月以来要说有什么收获,一时之间还真说不上来,变化当然有,要是只说工作能力的话,离自己的期望差距真的太大了。

昨天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主要是从高适的视角展开,叙述他的一生、李白的一生,以及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禄山谋反,再到吐蕃进犯的一段宏大历史。我历史学得很差,这些都不了解,单论动画制作,电影已经水平很高了;个中蕴含的中华文化静静流淌,一如长江黄河不舍昼夜;主题不是很突出,倒是给我这样的木头脑袋一个很好的休息机会。电影中的诗句,基本上受过初等教育的中国人都会背诵,这些诗句跨越千年,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人,凝聚了无数相同或不同的人的所思所念。简单的几行字,传递出的东西远非什么信息熵可以描述的,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只这一角便足以让我们追寻一生。

多希望自己的文字、自己的精神能以什么形式被这个世界记住啊。又想起那个人一生有三次死亡的说法[^1],大概现在想方设法把创作内容一遍又一遍地复制、备份、保存,也是贯彻这个思想的一种尝试吧。

(不,纯粹是你上班太摸鱼了。)

[^1]: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他断气时,从生物学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时,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上他死了。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